技工教育应该做什么?

发布时间:2025-04-23
浏览次数(15)
发布来源:本站
素材19.jpg


技工教育应该做什么,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系之中,如何发挥作用,是由技工教育“是什么”所决定的。

毋容置疑,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但从历史和现实情况看,技工学校与其他职业学校却不尽相同。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,我国的技工教育发轫于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时期,以福建船政学堂的艺圃为代表。在技工教育的DNA中,有这么几条值得注意。一是国家需求本位;二是企业主导三是定位明确,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四是与生产相结合,具有“生利”功能。而兴起于1917年前后的职业教育,以中华职教社和中华职业学校为代表,重视个体本位,学校主导,强调培养青年人就业谋生本领,从立足点和培养模式上与技工教育并不相同。几乎在职业学校产生的同时,名之为“技工学校”的办学实体也已经存在,承接艺圃及实业教育的传统,由企业主办,专门培养技工。1937年,全面抗战爆发后,国民政府制定了技工培养计划,并没有委托职业学校承担此项任务,而是由兵工署所辖企业举办技工学校负责培养,史料记载,此时技工学校有38所之多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职业教育的称谓被取消,由技术教育取而代之。虽然有意识形态因素和苏联经验的影响,但最重要就是技术教育定位于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,培养技术技能人才,更加适应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。技术教育有几种形态,技工学校是其重要力量。此时期的技工教育继承和发展了历史的传统,特色更加鲜明。一是国家需求本位。1954年的《技工学校暂行办法》明确“技工学校是为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而设立”。二是企业行业主导,依托产业、企业办学。80%以上的技校都是依托产业部门办学,形成“厂校一体”的办学体制。“一五”期间国家156个大项目,几乎都建有技工学校,直接为项目培养技术工人。三是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适应性。四是工学一体、产训结合的培养方法。当年的“实习”不同于今天的“实训”,而称作“生产实习”,要求与生产劳动相结合。改革开放之后,技工教育依然延续了这些传统特色。新时代,技工教育的特色得到发扬光大,在技术工人、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和贡献更加突出。


因此,技工教育不是“泛化”的职业教育,而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,以国家需求为本位,培养技术工人、技能人才的专业化、系统化、高端化教育。它的培养目标,就是既有技能,又有情怀和素养,立志为国家建设奉献的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。在新的发展阶段,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,技术工人、技能人才是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,国家应该有专门的教育。技工教育不仅属于“教育体系”,更从属于国家的“技能形成体系”。它是系统的、专业的技能培养的教育,承担着技能供给、劳动者技能提升的重任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技工教育不可或缺、不可替代。

从这一定位出发,技工教育应该做什么也就十分明确,就是以国家需求为本位,专注于技术工人,技能人才培养,坚持校企双制、工学一体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法,通过专业化、系统化、规模化、高端化技能教育,赋予劳动者先进技术技能。同时,在职业素养培养上,要重视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、科学精神、专业精神,培养学生的工业素养和理想,增强年轻人成为优良技工、为国家建设奉献的自觉意识。也教育学生甘当并当好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,进而成为高技能人才、大国工匠,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

事实上,技工教育一直是这样在做。如今活跃在各条战线的高技能人才、大国工匠相当一部分都有技工教育的经历和背景,这与技工学校的办学定位、人才培养特色密切相关。

——本文选自《技工教育特色论》






联系我们

    • 地址: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华夏大道与洞庭湖路交叉口向东300米路南

    •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技师学院郑州校区金秋教学园

    • 联系电话:0371-55885299

    豫ICP备2023027115号-1 技术支持:华大网络
关注我们